活動介紹
活動緣起
活動辦法
活動訊息
我要提案
票選瀏覽
票選說明
加碼金票選方式
抽獎辦法
結果公告
補助名單
加碼金名單
歷屆補助名單
影音專區
歷屆成果
Menu
主選單 Menu
Close
活動介紹
回上一層
活動緣起
活動辦法
活動訊息
我要提案
票選瀏覽
Q&A
回上一層
加碼金票選方式
抽獎辦法
結果公告
回上一層
補助名單
加碼金名單
歷屆補助名單
影音專區
歷屆成果
首頁
登出
提案單位
富邦慈善基金會
富邦人壽--內勤同仁
富邦金控
富邦證券
台北富邦銀行
富邦人壽--業務同仁
富邦產險
台灣固網
富邦媒體科技
富邦期貨
富邦建經
選擇項目
社會福利
社會企業
提案分類
兒童
青少年
老人
婦女
身心障礙
其他
立即搜尋
關閉
首頁
提案瀏覽
提案瀏覽 /
部落fun童心,偏鄉脆弱家庭兒童情緒減壓服務方案
單位: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
提案編號:114A157
服務對象:兒童
提案單位:富邦證券
0
0
0
1
3
4
票
投票
收藏
※Fb分享可參加抽獎活動
提案內容
單位介紹
結案報告
提案目的:
一、整體目標
本方案以「情緒減壓 × 文化認同 × 社群共學」為主軸,致力於提升偏鄉脆弱家庭兒童的情緒調適力與文化連結感,並透過社會參與建立支持性環境,促進其心理健康與全人發展。
二、具體目標-兒童層面
1. 提升情緒認識與表達能力
協助偏鄉脆弱家庭兒童透過多元活動,辨識、表達與調節情緒,減少憂鬱、焦慮等情緒困擾。
2. 培養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能力
運用社會情緒學習(sel)理論,引導孩子學習自我管理與情緒抒發技巧,面對挫折不再逃避。
3. 強化人際互動與社交技巧
透過團體合作、情境模擬與表達性活動,促進與同儕、家庭與社群成員的正向互動。
4. 深化文化認同與部落歸屬感
將布農文化教育融入課程,包括小米祭儀、陷阱製作、八部合音等,讓孩子在學習情緒的同時,建立自我文化價值。
三、具體目標-家庭與社群層面
1. 建立正向社群支持網絡
鼓勵部落老幼共學、社群互助,減少孩子孤立感,提升部落凝聚力與共同照顧能量。
四、具體目標-志工與社會層面
1. 培養志工同理心與社會責任感
邀請企業志工參與陪伴活動,讓他們從中理解弱勢處境,並感受自身影響力。
2. 建立企業參與與社區合作模式
落實csr精神,促進企業與地方社區的互動與永續關係,形成共好共榮的社會參與模式。
經費用途:
預計使用項目
預計費用
專業課程規劃與帶領費用
62000
活動體驗材料與耗材費用
28750
活動參與者餐食支應費用
24500
經費合計 115250
預計效益:
1. 情緒認識與減壓能力提升 30%
透過pbl活動與文化教育課程,幫助兒童辨識與表達情緒,減少情緒困擾與負面反應。
2. 情緒管理與人際互動能力提升 20%
經由團體合作與人際練習,提升孩子在互動中的溝通技巧與合作態度。
3. 文化認同感與傳承意識提升 35%
參與布農族祭儀、歌謠、陷阱製作等活動,加深對自身文化的理解與歸屬感。
4. 社群參與與凝聚力提升 20%
透過老幼共學與社區互動活動,增進與部落成員的連結與參與意願。
預期240位關懷對象受惠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
立案核準文號:台內社字第0930038784
提案分類:
團體電話:02-66171885
專案聯絡人:許玉芬
團體所在地:臺北市南港區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4號b1
email:
services@canlove.org.tw
官方網站:
https://www.canlove.org.tw/
團體介紹 / 個人理念:
提高人們對憂鬱症的認識,並進行宣傳和服務,化解憂鬱症自身的羞愧感及社會的污名化,找出面對的動機,激活面對的意願,並從個人到集體共願中,向療育與愛學習。
◎透過親身的經驗,尋找及理解憂鬱於身心訊息的意義,學習多元智慧於療育應用,並建立包括 「個人」 、 「家庭」 、 「社群」 、 「職場」 、 「校園」 、 「醫療」及「社會」的憂鬱症社會安全網,從自助自學到互助共學,在經驗迭增中共護,以能安穩穿越生命各階段的挑戰與風暴,照見意義更新的自我完形與實現。
活動名稱:
部落fun童心,偏鄉脆弱家庭兒童情緒減壓服務方案
活動日期:
2025-10-25
活動地點:
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5號,初來國民小學新武分校
協助公益團體: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
活動內容:
為協助偏鄉脆弱家庭孩子穩定情緒、建立自信,並在人際、生活與自我認同中成長。辦理偏鄉脆弱家庭兒童「情緒安適力學習團體-部落文化教育工作坊-部落fun童心~的啦!」一日服務活動,服務對象為海諯鄉脆弱家庭、高敏感兒童、及長者,參加人數計兒童30位,長者20位。 團體活動執行內容以問題出發 × 部落文化扎根,以problem-based learning(簡稱 pbl)引導脆弱家庭兒童邁向情緒健康,促進部落的認同與傳承意識,強化了部落的代間連結,也為部落社群帶來正向循環與凝聚力的提升。進行具地方特色的情緒減壓服務,透過食農教育、部落老幼共學、原民文化傳承、認同感培養及部落社群發展等活動,促進兒童的情緒健康,也加強了孩子對部落文化的認同感和傳承意識。 活動觀查記錄本次參加學員於身體意識與健康行為提升2% 、情緒識別與表達提升8%、自我意識提升6%、團隊合作能力提升4%,整體而言,團體動力歷經「探索—分享—共鳴—整合」四個階段。初期的安靜觀望轉化為後期的互相支持與肯定,學生能主動表達情緒、欣賞他人、接納自身不足。課程最終在溫暖與真誠的氣氛中結束,學生以掌聲彼此致謝,象徵團體關係的穩定與信任的深化
成果說明:
「文化・情緒・陪伴」在布農山谷中的共學旅程 在台東海端的山谷裡,陽光灑落、炊煙裊裊。這一天,孩子、富邦慈善基金會公益大使與布農族長者齊聚一堂,在笑聲中揉著一團團麵糰。那不只是料理的開始,更是一場融合文化、情緒與陪伴的學習饗宴。 孩子們以在地食材創作「布農風味披薩」,以小米、紅藜發酵的餅皮象徵族群的穀物智慧,鋪上南瓜泥、芋頭泥與野菇,再灑上山林赤蔥取代西式香料。每一道工序都連結著土地的記憶,也讓孩子從親手製作中學會尊重自然、珍惜文化。 公益大使們翻山越嶺,帶著溫暖與耐心陪伴偏鄉脆落家庭及孩子。當孩子第一次吹奏布農族口簧琴時,聲音微弱而顫抖,志工輕聲鼓勵:「沒關係,慢慢來,聲音會越來越清楚。」在一次次練習中,孩子學會了調整呼吸與手勢,也學會面對挫折、安撫情緒。 當公益大使拍著孩子的肩膀說:「你做到了!」那份肯定穿透了語言,化為長久的力量。現場不只是文化教學的場域,更是一座「情緒教育的實驗室」。孩子們在嘗試與錯誤中培養自信,在團體合作中學會傾聽與溝通,並從長者的指導裡感受到文化的溫度與歸屬。 活動尾聲,孩子們拿起自己親手製作的口簧琴,吹出第一個音符——清亮、純淨,如山風掠過樹梢。那一刻,是文化的延續,也是肯愛協會推動 sel(社會情緒學習)精神的具體實踐。 富邦慈善基金會與肯愛協會共同相信: 文化能療癒、能連結,也能讓孩子重新相信——自己是被愛的。
活動照片:
活動媒體露出下載
活動文宣資料下載
回列表
其他相關提案
台東縣慢飛天使早期介入服務計畫
...
114年父母共親職社區倡議活動-兩個家的禮物
...
光點有礙教育無礙—兒童癌症門診心理療癒課程
...
分享
富邦慈善基金會 版權所有. Copyright © 2015 Fubon Charity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網站請使用 1280*768 以上解析度觀看,Chrome、Firefox 或 IE10 以上版本瀏覽以達到最佳效果。